
在加密货币市场的复杂版图中,稳定币备受关注。其中,超工稳定币的审批进展成为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聚焦的话题。截至目前,并没有公开的确切消息表明超工稳定币已获得审批通过。
以香港地区为例,自 2025 年 8 月 1 日《稳定币条例》生效后,稳定币发行实行牌照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负责审批牌照申请,其审批过程极为严格。从资本要求来看,非银行企业申请牌照需具备 2500 万港元已缴股本;储备资产方面,必须属高质量及高流动性,且具最低投资风险。在申请过程中,申请人还需向公众充分并适时披露储备资产管理政策、风险评估及管理、储备资产的组成与市值,以及定期独立核证及审计的结果等信息。超工稳定币若计划在香港发行,必然要遵循这一系列严格的审批流程。然而,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曾表示,考虑到稳定币相对新兴、发行业务风险、用户保障以及市场承载力等因素,初始阶段只会批出数个牌照,获发牌的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这意味着超工稳定币即使提交申请,也面临激烈竞争和严格筛选,目前尚未有其通过审批的相关报道。
从全球范围来看,稳定币的监管环境日益趋严。国际清算银行在年度报告中警示,稳定币若缺乏监管,会对金融稳定和货币主权构成风险。美国于 2022 年 6 月通过加密监管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者必须持有与其发行的所有流通稳定币相等的高流动性资产,并公开披露资产情况。欧盟也在积极推进针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制度,重点关注稳定币领域。在这样的国际监管大背景下,超工稳定币在全球任何地区申请审批,都需满足当地严苛的监管标准。
普通投资者和市场机构对超工稳定币的审批进展保持高度关注。若超工稳定币获得审批,可能会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交易选择。比如,在跨境支付领域,稳定币有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便捷的支付解决方案。但如果审批不通过,背后的项目方可能面临资金损失、业务调整等困境,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也可能遭受损失。此前就有一些稳定币项目因无法满足监管要求,最终导致项目夭折,投资者血本无归。
超工稳定币的审批情况目前仍不明朗。无论是监管机构为维护金融稳定、保障投资者权益而进行的严格把控,还是市场对稳定币项目的谨慎期待,都使得超工稳定币的审批之路充满挑战。在关注其审批进展的同时,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也应认清稳定币市场的高风险特性,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