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聪作为比特币的创造者,无疑是最早的 “暴富者”。尽管其身份至今成谜,但按照比特币的创世设定,中本聪在 2009 年挖矿初期积累了约 100 万枚比特币。若按 2021 年比特币单价 6.8 万美元的高点计算,这部分资产价值高达 680 亿美元。不过,中本聪从未动用过这些比特币,其财富更多是理论上的数字,却为后来者打开了想象空间。
早期矿工和投资者的故事更为人熟知。2010 年,美国程序员拉斯洛用 1 万枚比特币购买了两个披萨,当时这些比特币价值不足 40 美元,而到 2021 年,1 万枚比特币价值超过 6 亿美元,这个 “史上最贵披萨” 的故事,成为比特币早期价值爆发的经典注脚。中国的李笑来曾公开表示自己持有超过 10 万枚比特币,他在 2011 年以几美元的价格入场,随着比特币价格一路上涨,财富规模迅速膨胀,成为国内加密货币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这些暴富案例的背后,是比特币从极客玩具到全球资产的蜕变。2013 年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 1000 美元,2017 年站上 2 万美元,2021 年创下 6.8 万美元的历史新高,每一轮暴涨都让早期持有者的财富呈指数级增长。他们的成功,往往得益于对新兴事物的敏锐嗅觉 —— 在大多数人质疑比特币是 “传销”“泡沫” 时,他们敢于用少量资金尝试,甚至抵押房产、借贷加仓,在市场波动中坚守仓位。
然而,靠比特币暴富的道路并非坦途。2018 年比特币价格从 2 万美元暴跌至 3000 美元,2022 年从 6.8 万美元跌至 1.5 万美元,无数在高点入场的投资者爆仓离场,即便是早期持有者,也可能因恐惧抛售而错过后续涨幅。Mt.Gox 交易所曾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2014 年因黑客攻击丢失 85 万枚比特币,许多早期投资者的资产一夜归零,其中就包括不少本可暴富的人。
更关键的是,比特币的暴富神话具有不可复制性。早期市场规模极小,少量资金就能影响价格,而如今比特币市值已超万亿美元,普通人很难通过小额投资实现财富跃迁。此外,监管环境的变化、技术迭代的风险,都让比特币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那些真正靠比特币长期持有而暴富的人,往往具备极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对区块链技术的深刻信仰,而非单纯依赖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