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C 币 2023 年燃烧计划:市场自救与现实困境

2023 年 LUNC 币燃烧计划的核心逻辑是 “销毁即通缩”。社区提出对每笔 LUNC 币交易征收 1.2% 的税费,其中 0.2% 分配给质押者,1% 直接销毁(打入不可恢复的黑洞地址),以此逐步减少总流通量(当时总量超 6 万亿枚),理论上推动供需关系改善。这一计划由社区投票通过后,在多个交易平台落地实施,支持者认为这是挽救 LUNC 币价值的关键举措。

从实施数据看,2023 年全年 LUNC 币累计销毁量约 280 亿枚,占总量的 0.47%,远未达到社区预期的 “显著通缩” 效果。价格表现更能反映市场态度:计划启动初期,LUNC 币从 0.00012 美元短暂冲高至 0.00018 美元,但随后持续回落,2023 年底收于 0.00006 美元,较年初下跌 50%。这意味着燃烧计划未能扭转其价值颓势,反而因交易税费增加,导致流动性进一步萎缩 —— 部分中小交易平台因用户流失,悄悄取消了燃烧机制。

计划推进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是中心化依赖,尽管宣称 “社区自治”,但燃烧规则的调整、税费分配等核心决策仍由少数节点掌控,2023 年 8 月就因某大型节点突然提议降低燃烧比例,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其次是执行漏洞,部分交易平台通过 “场外交易”“点对点转账” 等方式规避燃烧税费,导致实际销毁量远低于理论值,削弱了计划的严肃性。

监管风险也始终如影随形。2023 年,美国 SEC 将 LUNC 币列为 “潜在证券”,认为其燃烧计划带有 “人为操纵市场” 性质,相关交易平台可能面临调查。在中国,此类代币交易本就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燃烧计划相关的交易,无异于在法律边缘试探,投资者权益毫无保障。

更值得警惕的是,燃烧计划被部分势力用于炒作。一些自媒体刻意夸大销毁数据,宣称 “LUNC 币将重回 1 美元”,诱骗散户高位接盘。事实上,按照 2023 年的销毁速度,需耗时 200 年才能销毁现有总量的一半,且缺乏实际应用支撑的通缩模型,根本无法改变其 “空气币” 本质。